熱門
不是所有的“臉紅”都是皮膚過敏,“臉紅”,還有可能是皮膚病玫瑰痤瘡。
近日,在襄陽市中醫醫院皮膚科門診,玫瑰痤瘡患者王女士(化姓)誤把“臉紅”當成皮膚過敏,在查明病因并經過系統中西醫治療后,解除了困擾。
皮膚科副主任云健健介紹,玫瑰痤瘡是一種好發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,也叫酒渣鼻,多見于30至50歲中年人,女性多見,主要表現為面中部陣發性潮紅、持續性紅斑、丘疹、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等,甚至還會出現鼻部增生、肥大及眼部損害。常伴發皮膚敏感,干燥等癥狀。其中,面部陣發性潮紅在玫瑰痤瘡患者中出現的頻率高,是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,常在數秒或數分鐘之內因情緒變化、溫度變化、日曬、運動、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等誘發的面部隆突部位皮膚發紅,待刺激因素消失后,可自行緩解,有灼熱、瘙癢、刺痛等不適。
云健健提醒,玫瑰痤瘡雖然名字里有痤瘡兩個字,但既不是痤瘡也不是過敏。玫瑰痤瘡發病機制比較復雜。對于只有陣發性潮紅的玫瑰痤瘡患者,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,在日常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包括勞逸結合、避免緊張焦慮情緒。不過度清潔皮膚,做好防曬和保濕,選擇溫和不刺激的護膚品,避免熬夜,避免飲酒或進食辛辣刺激及肥厚性食物。若持續出現難以消退的紅斑,切勿盲目外涂藥膏,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。
(未經許可 ?不得轉載)
記者:方明輝 | 通訊員:魏曉燕 趙欣
編輯:楊襄宜 | 校對:劉斌貝
責編:李丹 | 審核:周嘉賓